返回第311章:原来秦国这么弱  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    这个叫“大荔”是在哪个地方呢?它在大河的西岸,周边又有洛水和渭水,算是一个三河交汇处。

    按理来说,“大荔”作为晋国与秦国的边境,秦军东出应该是率先攻打那里?

    然而,长久以来晋军和秦军的大兵团交锋大多是集中在晋国西北部的“交刚”附近,相反发生在晋国西部的交战屈指可数。

    其实,话往通透了说就是“大荔”附近的地形太复杂,有三条河流交汇的同时,周边的山地又比较多,着实不适合大兵团展开。

    在那个两国约好开战地点,双方摆在阵势交战的年代,地形不够开阔都不适合作为交战场地,肯定不会选在山林密布的地方开战。

    到后面?秦国被晋国打得缩在西边一隅,哪怕是到了不再进行君子之战的年代,秦军暂时一次东出的举动也没有,自然是不会以“大荔”这种复杂地形作为交战场地了。

    智瑶知道历史没有被改变的话,以后“大荔”这边会一再爆发激战,秦军与魏军来来往往互相拼杀,直至某天秦军抢夺了河西之地,才算是让这一片土地稍微得到消停。

    在属于智瑶的时代到来之前,也就是前500年以前,秦国屡次东出选择从晋国西北部入侵的原因很现实,能拉上白翟当盟友的同时,晋国西北边的地形更为开阔,尤其适合类似秦国、白翟这种马匹数量充足的国家或势力用来作为入侵的路线。

    当前还不是战国时代,无法在“大荔”附近看到魏国长城,目所能及的地方到处都是山林。

    是的,没错,魏国也修筑过长城,不出名的原因是后来被拆了。


    第一个修建长城的国家其实是楚国,他们在河南地修建了诸夏第一座长城,只是楚人称之为“方城”,总长度约在五百里。后世那边有一个城市叫方城,名称由来就是楚国在附近修建了长城,又以“方城”这个称呼流传下去。

    至于后面为什么不是将一条长度数十里、数百里的城墙成为方城?谁让楚人战败,他们的文明没有完整的传续下去呢。

    知道第二个修建长城的国家是哪个吗?他就是齐国,总长度达到一千两百里。

    后面各个修建长城的国家就排名不分先后,效仿楚国修建长长的城墙来抵御敌人,其中以秦国修建的长城最长,用来抵御日渐强大的义渠人,后来用在抵御月氏人身上,再最后变成了抵御匈奴人的城防体系。

    秦人竟然怕义渠人到需要修建长城的程度?以为秦国是晋国,像晋国那样不到五十年连续兼并数个国家以及势力,崛起到被分裂前都能吊打一切不服的国家啰?并不是的。

    打从一开始,秦国就真不怎么起眼,哪怕是晋国分裂成为赵、魏、韩三个国家,起初连韩国都能欺负秦国,后来更是被魏国吊起来反复抽。

    那样的秦国害怕义渠人,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地方,别说来自东面的压力太大,迫使秦国想要抽出更多的兵力应对东面,不得不修建一条从西部延伸到东北部的长城了。

    当然,春秋晚期到战国长城,指定不是现代那种石砖长城,其实就是夯土而成,某些城墙段可能也就两三米的高度,厚也厚不到哪去。

    现代人所知道的长城,它是有明一朝修筑的,后来天下革命,又到了近现代重新修葺。真别去了八达岭之类的长城段就“哇!始皇帝下令修的啊?”,有导游会把导游搞得一脸懵逼,也会让懂得历史的人一脸憋笑。

    智瑶是亲眼去楚国“方城”附近逛游过的人,必须承认那一道长城起到了应有的作用,要不然那一次楚国的都城“郢”就要面临第二次失陷的风险了。

    长城这玩意有必要修吗?反正是众说纷纭得很,好的或坏的,几乎什么论调都有。

    站在智瑶角度,认为他们这一代人用不着长城的存在,有那么一道长城都不知



第311章:原来秦国这么弱 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相关:  大明永乐  席卷天下  汉血  大秦之帝国再起  超神学院的宇宙  春秋大领主  在超神学院的那些年    四合院:从卡车司机开始  红楼之挽天倾  离柯南远一点  我的透视超给力  美漫:开局指导蝙蝠侠 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同类最热
搜"我在春秋做贵族"
360搜"我在春秋做贵族"
语言选择